近年来,三穗县积极探索“稻+菌”四季轮作模式,破解山地农业水稻种植形式单一、冬季大量水田闲置、农户增收缓慢等难题,极大提高了山地耕地产出效益。
三穗县结合山地农田分布较为凌乱、低产、综合开发利用难的特点,依托气候、水源等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稻+菌”种植模式。利用山地稻田冬春闲置时节,仿野生种植赤松茸、羊肚菌等食用菌,实现“一田多用”,促进农业增效,群众增收。2021年以来,三穗县推广“稻+菌”模式1000余亩,创建示范基地3个。
该县还根据水稻生长周期,在每年的4-9月种植水稻,在余下6个月的水稻休耕期,利用水稻秸秆栽培赤松茸等应季食用菌。10月整地打堆,11月初种下菌丝,到12月即可实现出菇,一直可采收到来年的3月份,实现一年四季无间隙轮作,稻菌两收,大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目前,三穗县山地农田“稻+菌”示范基地年均亩产值已由原来的1200元左右提升到现在的20500元左右,增幅达1608.33%。
为了提高效益,该县改变水稻秸秆直接还田、焚烧等传统利用方式,经过收集、打捆、粉碎、堆床、接种、发菌等工艺流程,将水稻桔梗变为赤松茸等食用菌的生长“温床”,实现变废为宝。菌后残余废渣也能就地还田,有效提升了土壤肥力,进而提升水稻产量,节省化肥、农药等成本,形成了“稻草种菇,菇渣肥稻”的生态循环链。
编辑:陈晨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
【来源:黔东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