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来,亲人之间变得既熟悉又陌生。但在今年春节,情况有了变化。
(资料图片)
时隔三年返乡,一位深圳交警在父亲患癌之后醒悟,更多的时间应该留给家人。一位前互联网员工失业担心“回家丢人”,但耐不住想家,没打招呼就回了家。
但也有人没能登上回家的列车。
一位在香港求学的男生,因为心疼6800元往返机票,选择独自过年。还有一位52岁的“老漂族”,为了陪伴孩子,第一次在春节离开家乡。
年夜饭。图/受访者提供
返乡篇
@想喝酸奶:得知父亲患癌,过年只想多陪父母
我是潮汕人,今年26岁,在深圳做了6年交警。其实深圳离我家也就300多公里,但这份工作过年回家比较困难,因为要确保警力值班,放假就只能轮着来,但一般春节还是能够回去,就是不一定是大年三十那天。
过去这两年,都是跟同事一边上班,一边过年。中间回了一趟家,因为我爸确诊了癌症晚期。
我爸其实还挺年轻的,才54岁。2021年10月份,我奶奶生病住院了,我爸也咳嗽了一个多月,因为刚好我奶奶在住院,他顺便就检查了一下,发现肺部积水,把水抽干后拍CT才发现是肺癌。
今年这种情况,不管怎样都得回家过年。腊月二十九还要上最后一天班,现在高铁抢不到票,到时候可能搭顺风车回去。
我们那边过年气氛很浓重,要拜老爷、跳英歌舞。团圆饭是潮汕火锅,有大家熟悉的潮汕牛肉丸,还有很多海鲜。不过这些东西都不是我最在意的,以前回家会跟朋友出去玩,现在就想着多陪陪父母长辈。
通过这次父亲的事情,就觉得要好好珍惜,每一次见面都很珍贵。可能小孩不一定能跟父母相处得非常融洽,但总归来说,陪伴比任何东西都重要。
新年最大的愿望是家人身体健康,也希望能找个女朋友,我们这个工作同事也都是男性偏多,接触的异性也很少。解决人生大事,也是父母的心愿。
@大李子berber蹦:失业后不想回家,希望靠拍“突然袭击”视频当网红
我今年25岁,老家是吉林通化的。因为东北产业比较落寞,思想也很守旧,我毕业就在北京从事新媒体运营工作,到现在两年半了。去年6月,受到互联网裁员冲击,我失业了,这段时间一直在找工作。
我跟家里人在长期规划方面分歧比较大,所以即使没工作,我也尽量不回家,距离产生美。因为一直没工作,很丢人,也不好交代,所以一开始就不想回家过年。
在北京“阳康”后,身体一直没好利索,就想还是回家养一养吧。通化空气环境非常好,适合养老。另外,我突发奇想,可以用之前的运营经验,来运营自己的账号,比如家庭剧情一类。我自己也在做网红梦。
前面三年都没能回家过年,还是有点孤独。当时能一起过年的朋友,关系也都没有特别近。如果今年还是不能回家过年,我可能就习惯了。爸妈也更习惯我不在家的生活了,经常也会找同龄“户外群”的人玩。
当时只把消息跟我妈说了,但也只是说了哪天到家,没说明确时间,这样给了我提前回家搞突然袭击的机会。
我16号中午就到家了,这一路上心情不错。因为虽然东北整体经济水平比较差,但比较宜居,生活幸福感比北京高出巨多,想到回到东北还是很开心,尤其一上火车被东北话包围,非常亲切。
另外,这也是我第一次搞突然袭击,比较期待我爸妈的反应。也很期待视频效果和数据。在车上幻想过视频数据爆红,希望这个小事业能够拉我一把。
回家这条视频没有很爆,但是数据对于新账号来讲也不错,这点让我很欣慰,感觉生活希望更足了一点。希望可以长期坚持下去。
我现在在家待了四天了,估计爸妈快烦我了,已经有看我不顺眼的迹象了。希望自己年后可以顺利找到新工作,手里的账号也能做起来。
@强哥民宿日记:十七八岁的外甥见到我们,进屋就咧嘴哭
我今年35岁了,在北京和三亚开民宿,平时也没时间回去。今年1月初就想好了要回东北,因为上一次在家里过年还是2020年春节。
家里人都知道我们今年会回家,但是我们具体哪天回,他们不知道。最后是突然决定1月15日晚上就开车回去。
我爸本来出去玩儿了,听说我们回来,就赶紧跑了回来,我外甥刚开始看见我们时是懵的,他说,你们不是说后天回来吗。
在外边这么多年,我们回来的时候,一路上心情都特别激动、兴奋。我们也是没想到,进屋后大家都高高兴兴的,我外甥突然咧嘴哭了。
所有人都懵了,当时我还挺生气的,一个大小伙子都十七八岁了,什么事能说哭就哭。我们所有人就问他怎么了,他说了一句,“我想你们了”,一下所有人都破防了。我妈过去抱着他,我闺女也过去抱着他。他从小是我妈带大的,她也非常疼这个外孙。
东北过年习俗就是串亲戚,从初一到初六。今年的年三十,我们下午就开始准备,傍晚包饺子,再做一大桌子菜,然后出去放烟花,再回来一起吃饭喝酒看春晚。吃完了,春晚都演完了,大家都开着灯睡觉。
这两三年,感觉很多亲戚真的变老了,身体也越来越差。东北这边维系感情,最主要的是会有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大家的聚会都会围绕着这个老人。我爷爷奶奶那一辈已经不在了,还有两个姨和姑年纪比较大,我们这些亲戚,不管是侄子,还是孙子,所有人都去他家聚会。这次回来,我就感觉到他们越来越老了,越来越要珍惜时光了。
@子睿和小爱:父母又多了皱纹和白发,感觉陪伴的时间太少
我今年35岁,在北京工作7年了。我老家在安徽三公山脚下的山村里。
因为疫情,我和孩子已经有3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没能回家,心里还是有点失落,很想念父母,觉得他们两个人在老家过年太冷清了。
决定回家时,很多人都“阳”了,我也会把病毒传染给他们。但我爸妈说他们不怕,我们能回家过年,他们特别开心。
1月12日就回老家了,当时我爸、姐姐、姐夫开车去高铁站接我和孩子。我爸看到我们出站,一把抱住了外孙,我姐姐和姐夫也抢着给我们提行李,特别温馨。
到了家,我妈就已经做好一大桌我爱吃的菜在等着我们了,三年了,终于吃到了妈妈做的菜,尝到了妈妈的味道,太幸福了。
但我也发现,父母的白头发又多了,脸上又增添了几条皱纹,感觉父母一年比一年老,陪伴父母的时间太少了。
这次回家让我最触动的就是,一家人终于可以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团年饭准备给爸爸妈妈做几道菜,帮妈妈洗洗碗,陪父母聊聊天,再给爸爸妈妈一人一个红包,希望他们身体都健健康康的。
@mingguo:一下飞机就打包锅包肉,和记忆中一模一样
我今年26岁,在北京一家国企工作。今年,是疫情三年来第一次回家过年。
这两年,最怀念的是家里的锅包肉。我自己也会做,但就是没有在家里的味道。今年回家一落地,就去饭店打包了锅包肉回来吃,和记忆里的味道一模一样,20年都没变过。
我的家乡也是这样。20年都没什么变化,我们一直住着以前的老房子,路也没有变化。近些年可能扩大了城区,但和我生活的环境没什么关系。家里的人、家门口的路、我从小到大的学校,都还维持原样,回来的感觉就是“熟悉”,没有“一年一个样”那种感觉。
疫情带来的影响还挺大的。我家离姥姥家很近,我妈照顾起来也方便。自从疫情政策调整之后,我妈就再也没进过姥姥家门,我去给姥姥送东西,都隔着老远放着。这种防护还是有用的,姥姥、姥爷至今都没“阳”。
不返乡篇
@纸短情长:今年值班排在了大年初二,至少不用除夕在船上坐着
我今年25岁,就是电视上常演的,过年不回家,坚守在海岛上的那种“戍岛卫士”。
当兵之后,我已经五年没回家过年了。今年其实轮到我了,但是因为之前疫情严重,回家耽误时间长,休假的机会用完了,就走不成了。
在部队每年过年都差不多,什么时间该做什么,都是安排好的。像今年,我们白天彻底打扫卫生,晚上一起去食堂做饭包饺子。已经很满意了,去年的除夕,我自己在船上值了一晚上的班,大年初一晚上回来才有时间给家里打个电话。
小时候过年,家里特别热闹。我和弟弟妹妹会挤在一起玩,从这个炕上到那个炕上,稍微大点之后,家里老人还总说我们,这么大了还黏黏糊糊的,让别人看到笑话。
后来爷爷这辈人相继离世,就剩我爷爷和老姑奶了。今年,我爸和我都不回家,就我妈在家里跟爷爷奶奶一起过。
没人愿意自己在外面过年,很多都是迫不得已。像我爸爸在广西做搬家的工作,这几年疫情影响的效益也不好,趁着过年想着多挣点。这时候回家一趟,来回可能几万块钱就没了。我妈也觉得没必要,我回不去,我爸回来了也不算团圆。
这段时间我们工作特别忙,不回家过年好像也习惯了。今年的值班排在了初二,我觉得已经挺好的了,至少不用大年三十自己在船上坐着。过年就是能有几天的休息时间,能不那么累,就挺好的。
@yangbaby:舍不得6800元往返机票,选择不回家
我今年22岁,去年本科毕业之后来到香港读研。过年和家里人商量了一下,不准备回去了。一个是机票太贵了,往返要6800元;一个是内地的疫情比较严重,我还没“阳”过,怕路途上被感染。
家里知道我不回去也挺遗憾的,但是他们考虑到疫情,也都比较关心我的身体,就说在外面的时候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注意一点。这半年我都自己一个人在香港上学,已经半适应了,也没有孤零零的感觉。
这个新年,我准备自己做点饭,晚上看看晚会,和朋友一起打打游戏,互相发些祝福庆祝一下,很平淡地过去就可以了。
香港最近刚通关,我的好多同学也是回家过年了。但实在没有办法,老家黑龙江和香港距离实在是太远了。在外面,会怀念家里热闹的氛围,会想放鞭炮,想家里的老人。父母计划来看我,但是肯定不是这次过年,也要考虑疫情和机票价格。
我们家过年,早上下午贴对联,收拾屋子,晚上一起吃年夜饭。以前,我和我弟每一年除夕都会放烟花,但是我弟胆子比较小,经常就是我和我舅舅一起去放,他在旁边看着。每当想到春节,我都会想起这个时候。
对自己来说,每一年可以和家里人见见面、聊聊天,就很难得了。越长大了以后,对于“家”的这个概念是更深切的。但现实是,你要上学,也要工作,每年能待在家里的时间,就那么短短的几十天。
@安:52岁做了“老漂族”,第一次在春节离开家乡
我今年52岁了,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过年。
从出生到工作,我都是在我们老家的小城市。家里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也都在我们本地。小时候是和父母过年,工作成家之后,就是我们三个小家庭聚到老人家过年。
我们家过年一直都挺平淡的,中午大伙一起吃“年夜饭”,晚上回自己家看春晚,初一再聚到一起,可能去庙里,也可能打打牌。以前年夜饭都是我爸一手操办,最近几年,老人上了80岁,怕他做一桌子饭太辛苦了,就是我大姐每年做饭。
今年情况比前几年都特殊。我妈还没“阳”过,我们就再也没进过门,有什么都是打电话说,实在要去送东西,就去他家楼下,我爸用一根小绳子吊上去。
快过年时,我爸说,今年就不吃饭了,加一起人太多了,危险。我们家其实就我妈一个人没“阳”过,但我们也担心,老太太身体不好,万一接触上病毒怎么办?今年就谁都不去了。正好我女儿也说太折腾了,不想回来,我就去跟女儿一起过年。
去年我女儿就是一个人在北京过的年。那时候我也想着去陪她,去北京来回的机票都买完了,女儿也兴冲冲地等我,结果因为北京突然疫情,会耽误我的工作,还是把票退了。跟女儿说了之后,感觉她也挺失望的。
今年把工作提前交接完,我小年那天早早就走了。第一次参加春运,实在是太折腾人了。买的机票先是取消,后是延误了,临时改了火车走,坐27个小时才能到。卧铺车厢里的人基本都是满的,到哪下的都有,有的铺来了三四波人。所有人都大箱小箱地拎着,有人整了好几个箱子,行李架上都放不下了,堆在地上。
没想到这个年龄了还做了一把“老漂族”。像我身边的朋友,基本都是跟“候鸟”似的。要么孩子在外地定居了,自己退休了就跟过去,不回来了;要么孩子在外地回来不方便,逢年过节就出去看,都是围着孩子转,孩子在哪人就去哪。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九派新闻记者 王怡然 曾宪雯
【来源: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