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高发肿瘤防癌体检怎么做?同济专家教你搭建癌症“护城河”
来源:九派新闻 发布时间:2023-02-05 09:21:49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4日讯 (记者江梦晴  通讯员常宇)2023年2月4日,是第23个世界癌症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防癌早筛已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有人认为防癌早筛就是定期体检,有人热衷于体检的时候加各种项目。什么是防癌早筛,怎么做才科学?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肿瘤中心主任袁响林教授结合我省高发肿瘤,针对高危人群给出早筛建议,教大家搭建防癌的“护城河”。                                 


【资料图】

根据湖北省癌症防治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2018年,全省肿瘤登记地区发病前3位分别是肺癌、女性乳腺癌和肝癌。死亡前3位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潘战在光明网发表的分析文章(2022年)中指出,目前中国癌症的特点是“穷癌”下降,“富癌”上升。以前中国低发而发达国家高发的所谓“富癌”,比如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这些癌症的发病跟现代式“富贵”生活方式有相当的关系,特别是肥胖、久坐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大等。

袁响林教授指出,对于大多数癌症来说,通过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提高预后,延长生存时间。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高发肿瘤的高危人群?如何科学早筛?袁响林教授指出:

一、肺癌的高危人群是:吸烟≥20包/年、长期接触二手烟、有职业暴露史(接触石棉、铍、铀、氡等)、得过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有COPD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的人群,可以做低剂量螺旋CT检查。                                                                    

二、乳腺癌的高危人群是: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有遗传乳腺癌风险基因如BRCA1/2、既往有乳腺导管、小叶原位癌、30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的人群, 检查项目可以选择乳腺超声及乳腺钼靶检查。

三、肝癌的高发人群是:慢性肝炎(乙肝、丙肝)病毒携带者、患有肝硬化、有肝癌家族史、过度饮酒的人群,可以做甲胎蛋白(AFP)和腹部超声检查。

袁响林教授提醒,多数癌症筛查推荐从40岁开始,但高危人群需要提前。

链接:

“医问医答”:早筛后如果有异常,怎么看报告?

1.体检查出肺部小结节怎么看?

体检报告中“肺部小结节”经常出现,许多市民会担心肺结节会不会恶化,需要手术切除吗?袁响林教授建议大家关注8毫米和2厘米这两个关键数值。实性结节,6毫米以下不用在意;6至8毫米之间的,每半年做一次CT,如果连续两年没有变化则无大碍;8毫米以上的每3个月做一次CT。亚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磨玻璃结节),6毫米以下可以不随访,或至多半年通过做CT随访一次;6毫米以上半年随访一次,至少要连续关注5年。

2.报告中肿瘤标志物升高了怎么办?

肿瘤标志物,是反映肿瘤发生、发展,监测肿瘤对治疗反应的一类物质。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高不一定是癌症。关键是看趋势,也就是看它是不是一直在升高,应定期复查,可复查几项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动态观察数值的变化趋势如何。

首先,及时到医院复查,复查前避免感冒、炎症、饮酒、经期、劳累等影响因素。其次,应该多指标联合应用以提高检出率,多个肿瘤标志物升高需引起重视,必要时结合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病理检查。最后,做好动态随访,观察肿瘤标志物趋势,数值动态持续升高则需要引起重视。指标确实大幅度升高,或多个指标升高,建议尽快到肿瘤科就诊。

健康人群如果发现肿瘤标志物单次检查升高特别明显,数倍或数十倍于正常值的上限,或反复检查,数值动态持续升高,则表示体内癌变可能大,一定要进一步检查作鉴别诊断。

高危人群如家族中有乳腺癌、卵巢癌、肠癌史等病史,对应的肿瘤标志物升高,则要密切监测,进一步检查。

恶性肿瘤患者如果治疗前肿瘤标志物升高,说明肿瘤病期晚,可能已经发生转移,治疗效果比较差。治疗后检查肿瘤标志物,主要判断肿瘤进展及疗效监测。若持续直线上升,可能是肿瘤复发或转移,这时一定要马上咨询医生,做进一步检查,以确定是否要改变治疗方案。

【编辑:余丽娜】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

标签: 肿瘤标志物 高危人群 实性结节 长江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