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 2月10日,在位于光谷未来三路的湖北省氢能制造业创新中心,湖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湖北特检院”)工业数字成像无损检测设备中试平台研发负责人谭凯博士正带队为这里的大型储氢设备“做体检”。
(资料图)
“在氢能产业链中,氢瓶的安全使用及相应的定期检验标准是连接供应端与需求端的关键,是产业发展亟需突破的瓶颈。”武汉泰歌氢能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马军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湖北特检院的中试检测平台就为相关氢能企业解决了这一问题。
湖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特检技术人员操作检测爬行机器人。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记者现场看到,技术人员正使用相控阵检测仪对氢瓶进行检测,隔着3厘米厚的瓶壁,随着探头移动,设备内部图像很快反馈到连接的电脑屏幕上,有点儿类似给设备做“CT”。储氢气瓶内部像密织的网兜,谭凯博士介绍,这是除内胆层外的缠绕层,采用碳纤维材料与传统钢制材料性能差别非常大,这对于检验检测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们通过相控阵检测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在位于湖北特检院的国家工业数字成像无损检测设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湖北)、工业数字成像无损检测设备中试平台,记者观察发现,在数字超声检测仪探头与组合性能专用实验台,研发人员正在不断检测探头精度。“这相当于是检测仪的‘眼睛’。”谭凯介绍,该中心已攻克了特殊结构内部微损伤的工程检测难题,通过新一代超声技术,“揪”出工业设备、零件、材料等的疲劳微裂纹,更快、更准地诊断出其缺陷,隔着特种设备的“肚皮”做无损“CT”,精度最高可达微米级。
谭凯介绍,氢瓶在储运过程中可能受到各种形式的损伤,导致潜在风险,而该设备的定期检测在国家层面尚未出台专项标准,中心正在推进制定《车用压缩氢铝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定期检验规则》。谭凯介绍,围绕氢能产业,武汉不仅在国内率先一波摸索储氢设备检测工艺、为新兴行业培训新型特种设备“警戒哨”上的企业“哨兵”、制定检测标准让行业“有据可循”,还推动了相关高端装备产业优化升级。
“以前向海外采购这样一台‘CT’设备动辄百万元,坏了得花巨资请外方专家来修,还耽误石油、化工等‘停不了’行业的工程进程。”中科创新研发中心总监韩志雄自豪地介绍,该中心曾研制出国内首台数字式超声波探伤设备,近年来正与湖北特检院围绕石油钻采、储氢设备、航天航空等领域联合孕育更多国产化“高精尖”特种检测仪器。
湖北特检院院长、国家工业数字成像无损检测设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湖北)主任吴遵红介绍,氢能产业已成为国家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类似储氢设备这样的新型特种设备正在伴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而大量应用,工业数字成像无损检测设备中试平台正在加快匹配产业发展的检测能力。“以‘看不见的守护’保卫‘看得见的安全’。”
(长江日报记者李佳 通讯员杨振寰 袁园)
【编辑:张靖】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