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快崩溃啊。”
豆瓣网友“最爱吃火锅的人”突然觉得十分的难过,“今天是我的生日,但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只记得让我准时查考研成绩。”
【资料图】
当他在豆瓣的讨论小组“考前emo”组发完帖子后,已经是2月21日的凌晨1点。再过八九个小时,475万考研的莘莘学子也都将迎来人生中重要时刻——考研成绩即将出炉。
为了缓解考研时的压力、出分前的紧张,以及分享考研的学习经验,数以万计的考研人来到了豆瓣上抱团取暖。豆瓣数据显示,“考前emo”小组成立于2021年10月,截至目前组内成员超过11.7万人,考研相关的发帖数量高达8.4万条。
寒来暑往,一届又一届的考研人前赴后继。通过梳理该小组的发帖,九派新闻希望找到考研人的发帖“范式”。
【1】“哭脸”成最常用表情 已有超1600考研人参拜电子菩萨
如果每年的冬季,你来到“考前emo”组,就会发现焦虑几乎成了一种“流行”:考研人要么在担忧考试日(12月24日)的日渐迫近,要么就是为出分日(2月21日)的来临而惴惴不安
九派新闻记者梳理分析了帖子的标题。其中“emo”、“焦虑”、“摆烂”是十分常见的字眼。一个哭泣的表情,成了考研emo人的精神图腾,在过去500余天的时间里,标题里含有哭泣表情的帖子,高达2658条,数量位居第一。
尤其当考研日临近,以及面对近两个月的出分等待,“害怕”和“睡不着”变得越来越普遍。豆瓣数据显示,有46%表达“睡不着”的帖子,以及32%表达“害怕”的帖子,发帖时间集中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2月期间。
压力之下,有不少考研人们纷纷开始电子拜神,祈求菩萨保佑。
2021年12月13日,“考前emo”小组的组长建了一个“专楼”帖,取名《菩萨保佑专楼》。里面是一张文殊菩萨的画像,画像里写到“文书菩萨,保你金榜题名”。组长留言建议“考前可以拜一拜”。截至目前这个帖子已经有1662个考研人进来参拜与回复。
九派新闻记者梳理这1600多个拜神回复,从回复时间上看,考研人喜欢让“菩萨”上晚班,39%的发帖时间集中在深夜的22点至次日的5点。尤其是零点钟比重最高,占比高达14%。
从发帖日期看,则大都有“临时抱佛脚”的意味。数据显示,1662个拜神回复有两个明显的发帖高峰,一个是每年的考研日(12月24日)前一周,另一个则是出分日(2月21日)的前一周。这两个时段的拜神帖共计有1051条,占总数的63%。
一位23级的考研人告诉九派新闻记者,“面对极致的不安和不确定性,只能选择求神拜佛来获得心理安慰”。
年轻人网络祈福,当然并不只囿于豆瓣。南开大学罗红杰教授指出:“从2018年的“锦鲤”到如今,网络祈愿之所以这能够成为风行一时的亚文化景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切合了青年群体的情感需要和身份认同。”
【2】考研“极限挑战” 有人想5天就能成功上岸
除了在考前发帖纾解自己的紧张与焦虑,考研人还会发些什么内容帖?
这里就不得不先提一组数据: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公开数据,2023年全国研究生报名人数为457万,较2022年增加了17万人。从2018年的238万人,到2023年457万人,考研报考人数将五年就增长了一倍。但是,全国研究生考试录取人数却始终维持在110万左右。
“僧多粥少”的情况下,使得考研之路的竞争更加激烈。有一些考研人选择题海钩沉,有一些考研人选择躺平摆烂,还有一些则在网上寻求可以“弯道超车”的学习方法论。
九派新闻记者以“方法”、“请教”、“提升”为关键词进行搜索,豆瓣数据显示,在“考前emo”小组里,此类的帖子共有891篇。从发帖的时间上看,每年10月份后这类帖子开始进入高峰期,并随着考研日的迫近而达到最高峰,12月份单月占比超36%。
例如,即使距离考试不足3天,仍有网友发帖《有没有快速提升政治选择题的方法啊?》,并配了一个哭泣的表情。
每年10月之后,与这类“方法”帖一起增长的,还有一批关于考研的“极限挑战”——考研人表示自己将在XX天内,实现“极速”考研。豆瓣数据显示,在“考前emo”小组里,此类帖子共有271篇,81%的发帖时间集中在11至12月。
这些帖子共同点都是“壮怀激烈”,不同点是发帖人一直再不停地突破“极限”:
以2022年的帖子为例,最早在去年10月20日,有网友发帖表示《极限考研65天》;11月21日,有网友发帖《35天极限上岸计划》,让“极限”缩短了20天;12月19日,距离考研还有不足一周,前有网友发帖《有人一周极限考研成功吗?》,后有网友发帖《倒计时五天,极限考研》并留言置之死地而后生。
【3】考研应需勤勉成 发帖自嗨不可取
截至目前,全国各地考研成绩陆续公布,几家欢喜几家愁。在“考前emo“小组,有人表示来年再战,有人表示已与自己和解,也有人又emo了。
但考研之路,对于莘莘学子来说,始终离不开一步一个脚印的勤学苦记。只有筚路蓝缕,方可以启山林,只有日积硅步,才能已至千里。如果盲目地在网络上寻找所谓的高效学习秘籍,反而欲速则不达,亦或根本起不到效果。
另一方面,通过网络社区,记载学习心德与拼搏的点滴,这毫无问题;寻求同路人的帮助与问候,也无可厚非;但如果立帖为证只是为了“壮怀激烈”的自嗨,甚至试图一周“极限”考研上岸,那必然最终只会“空悲切,白了少年头。”
撰文:九派新闻记者付聪
实习生:黄思思
设计:季舒婷
【来源: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