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下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与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的“遥感新闻与国际传播座谈会”顺利召开。来自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和武汉大学嘉宾在中心331会议室围绕国际传播、遥感新闻等议题展开讨论。
(座谈会现场)
(资料图)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李熙教授以夜光遥感为例,分享了自己对遥感新闻的探索实践。李熙教授介绍了夜光遥感技术在报道叙利亚内战和土叙地震中的应用。这些经验显示,首先,国际多边合作机制有助于遥感专家及时获得国外卫星遥感数据开展新闻报道;其次,遥感新闻的制作需要遥感专家和媒体记者的地面调查相互配合,遥感新闻的发布传播则需要借助已有的关系网络;最后,遥感新闻在后期可以为国际传播提供更多元的视角。
(李熙)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极目新闻评论集成部汪亮亮主任和土耳其地震报道组的满达、胡莉共同出席本次活动。满达副主任首先结合在土耳其震后救援现场报道的经验,分享了一线媒体人的实践与思考。极目新闻团队通过直播、视频、文图等方式对救援行动、志愿者、当地居民进行了一系列报道。满达指出,媒体人在进行突发性国际灾难新闻报道时,面临着时差调整、网络流量保障、气候适应、语言翻译等现实困境。这都需要媒体人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从而及时寻找解决方案。满达提到,这是地方记者在国际传播领域的一次大练兵,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胡莉强调记者的随机应变和共情能力在灾难采访报道中至关重要,包括对采访话题的把握、新闻伦理的衡量以及对可依托资源的借用等。汪亮亮则从系统支撑的角度指出,地方媒体从事国际新闻报道需要统筹考虑新闻价值、资源配置等细节,让前方新闻记者能够更好地从事一线报道。
(从左至右分别为满达、汪亮亮、胡莉)
《长江日报》九派新闻记者王卓也是土耳其地震一线新闻报道的经历者。她以个人经历为线索,从“出发前”“在现场”和“反思”三个方面分享了个人的所见所感所想,讲述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灾难现场相遇时,在交往中更多的是温情与互助。王卓认为跨国灾难报道需要有全球议题视野,中国新闻人在国际新闻现场需要尽快地、充分地取得当地人的信任,尽量减少交流中的隔阂,从而达到互融互通互惠的状态。王卓土耳其报道的后方支援团队,九派直播组的李茂随后进行补充。李茂从后方编辑的视角简短总结了此次报道中面临的困难。李茂指出,地方媒体从事国际传播工作,后方筹备和支撑工作非常重要,需要予以足够重视。
(左为王卓,右为李茂)
在讨论环节中,武汉国际传播工作室黄哲根据自己工作经历提出地方媒体进入国际传播的三层困境:第一,对国外受众的调研不足;第二,传统媒体的思维可能不适宜社交媒体的传播;第三,地方级媒体在国际传播方面未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呈思副教授认为在灾难报道方面,地方媒体具备三个优势:其一,追踪现场的特写报道,关注“沉默的大多数”,二是如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专业化解释性报道,三是接地性报道。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邓为对今天的座谈活动感触颇深。她说尽管时代在变化,但新闻的定义和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从未改变。湖北的记者们在土耳其地震报道中的冲劲和干劲展现了年轻一代的活力和风貌,媒体融合和国际传播工作凸显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从左至右分别为黄哲、周呈思、邓为)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肖珺结合座谈会内容进行总结。她首先分享自己关于卫星遥感新闻传播创新的研究心得,认为遥感技术确实影响融合新闻的某些叙事方式,在此类与新闻传播实践高度相关的研究中,业界和学界之间的充分互动、以及新闻传播学与遥感科学等领域的跨学科合作十分必要。从地方国际传播实践的角度出发,今天座谈会带给大家很大的冲击。一是,地方媒体“冲出去”的国际传播工作值得肯定,嘉宾们分享的细节中有很多需要复盘、总结和反思的地方;二是,地方媒体在新的传播生态和工作要求下,对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研究也提出了新要求,作为研究者,我们后期将积极响应。
参与本次座谈会的嘉宾还有湖北省社科院的杨中艳、焦帅等。
(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通讯员:吉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