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黄丽娟 通讯员武旅信)4月5日是清明节,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感受历史,丰富他们的假期生活,武汉文旅志愿者开展“创建东亚文化之都 打造博物馆‘第二课堂’”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十余名小学生前往湖北省博物馆参观学习,近距离感知文物中的祭祀文化,探寻清明文化的深远意义。
清明节的历史非常悠久,几千年来,人们都要在清明节缅怀逝者、寄托追思。在曾侯乙展厅中,文旅志愿者袁智现场开设文旅小课堂,从清明节的来源、习俗讲起,向孩子们介绍博物馆内的礼器、乐器等文物,详细讲解古人的祭祀礼仪。“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九鼎八簋就是两千多年前最隆重的祭祖礼仪,精美的食物首先被盛放在这些贵重的器皿中敬献给先祖,仪式结束后参与者们分享祭品,这种形式不仅彰显了孝道,还能展示家族的繁盛与团结。”
“小朋友们,现在你们知道清明节是什么节日了吗?”“我知道,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还可以踏青郊游。”“清明节还要缅怀先烈,铭记革命先辈的精神!”活动中,孩子们纷纷表示,要致敬革命先烈,珍惜当下,勤奋学习。今年清明节,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多种形式缅怀革命先烈,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对孩子们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现在清明节扫墓祭祖习俗仍然盛行,每次清明节我都会和家人一起去扫墓,我们不仅要祭祀祖先,还要缅怀革命先烈,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参与这次活动的孔令君尽管才十岁,但说起清明节来头头是道。
据了解,这是今年以来武汉文旅志愿者第13场组织小学生走进文博场馆的活动。历史景区、文博场馆等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双减”政策实施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走进武汉各大热门景区和文化场馆,探索历史、体验文化,这些文旅场所的社会教育功能日益凸显。武汉文旅志愿者积极利用孩子们的周末和节假日时间,引导他们到湖北省博物馆、武汉自然博物馆等文博场馆,学习了解历史文化和科学知识,寓教于乐,让文旅场所从“游”到“学”,成为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图为武汉文旅志愿者志愿活动服务现场。
【来源:长江日报】